• 回到耶路撒冷運動 林健文

           在1940年左右,正值二次大戰各地炮聲隆隆中,在中國西北一群心懷天國的國內肢體,當中包括張谷泉傳道,趙西門、馬可和趙麥加弟兄等,得著異象,要把福音向西起,期望一直走回耶路撒冷,算是把福音「傳遍地極」。

           宣教差傳從來都是由異象,或是異夢開始。從保羅的馬其頓異象,威廉克理 (William Carey) (第一位新教宣教士) 在沒有任何背景下告訴他的浸信教會要帶妻兒往印度去,及後馬禮遜衝破萬難,乘坐東印度公司的鐵輪,從馬六甲來到澳門。青岑多夫 (Zinzendolf)、李文斯敦(Livingstone)、戴德生,和無數的宣教士,那一個不是帶著宣教夢,領著信徒向世界裡走。

           在40年代,因著日本侵華戰爭的艱苦,及在49年政權的改變,那一代的中國基督徒,缺乏後方供應支援,最終只能走到今天的突厥斯坦(Turkistan) 就停下來。

           在70年後的今天,在西方與中亞世界很多文化的沖衝下,屬於東方文化的中國民族,是否可以接棒真的把福音帶「回到耶路撒冷」。

  • 播道會KidsGames 2024 林健文

           在剛過的星期五至六日的兩天中,我們帶了8位小學生參加播道會11間堂會主辦的兒童運動營「kidsGames」。在第二天中午,一位活動籌委導師向我走來(指著我們一兩位學員)說︰「我很欣賞你們教會的學員,他們在問題處理上,是難得在道理上堅持但不失態度上的溫和。你們一定要好好的培育他們。」他所指的是我們高級組的學員。因我在活動是負責「運水遊戲」,而這位籌委是指他們在接力跑步的活動。但聽到這一番話,心裡也驚訝這些高年級為何能取得一些「十年難得一見」的高評價。(按︰本人常在在青少年事奉中,難得聽到的評價。)

           原來因這接力比賽有較充裕的時間,原定可玩二輪的接力多加了一場比賽。而我們福安堂在第一二輪兩次比賽取得了很好成績,而在第三次的所謂「總決賽」,在成績上出現很大倒退,因此未能取得高名次。但因第三次是臨時加入的一輪。因此我們組員在一個「沒有情緒」的表達下,期望各評判可以參照在第一天完成的「運水遊戲」一樣,成績以三輪比賽最好的一次作最後評核。就因這誠懇的態度打動了評判的心。結束在三輪比賽中,成績最佳是我們福安第一輪的成績。感恩地,福安堂不單羸了金牌,也嬴了尊重。我想,這是福安堂多年在Awana 遊戲時間學習出來的好行為。在多年導師循循善誘,已經把兒童們在遊戲時發出的「情緒」能有效管理。

  • 德蘭修女名言 林健文

    (本期因篇幅關係,輯錄了一些德蘭修士在事奉上的一些名言)

    1. 我們當中極少數人能做偉大的事情,但是每個人都可以用崇高的愛去做平凡的事。

    2. 愛的反面不是仇恨,而是漠不關心。

    3. 我們以為貧窮就是飢餓、衣不蔽體和沒有房屋;然而最大的貧窮卻是不被需要、沒有愛和不被關心。

  • KidsGames 與兒童成長 林健文

            Kidsgames是一個國際福音性兒童運動,當中有主題運動(本年是射箭運動),內容包括兒童運動會與聖經學習生活營。在兩日一夜的時間內,內容非常豐富,也有兒童佈道會。這年播道會有11間堂會參加(我們福安堂是其中之一),也因為我們是參加堂會,筆者在沒有其他選擇下也成為當中之籌委。而主席是我們熟悉的邱志紅傳道(泉福堂),而本年呼召講員是馮嘉麗牧師。我們福安堂連外來兒童有15人參加。

            現代很多人都會認同,運動對於小朋友可以產生非常正面的影響,不單可以加強兒童在體能上的操練,心志的造就,更可憑著兒童間彼此鼓勵等,加強兒童的人際關係。

            盼望在這一年的營會「又好玩,又認識耶穌,又建立生命。」

  • 注意︰走的是馬拉松,不是100公尺。 林健文

        感謝主,在37年前,播道會福泉堂(當時的福安母堂,福安自立後的姊妹堂),得著機會和使命,來到青衣長安邨開展長者中心服務。轉眼間,又過了37過年頭,在37年前至今仍在的只剩下幾過,慶幸的他們仍然健壯,像信心偉人迦勒一樣,當年摩西差派他與其他探子到迦南地,他雖看見滿途困難,但他在當時,已經信心滿滿的要到迦南地去。在45年後,他仍然說︰「我還是強壯,像摩西打發我去的那天一樣。」

        對於我們福安家,在37年後,神的使命仍是一樣,就是提供最優質的服務予長安社區的長者,同時也要為主傳揚福音。回看這些年間,特別在長者中心成立的這些年間,中心的職員已經建立了一隊有愛心的團隊,在他們的努力下,中心已是一間充滿愛的地方,長者來到這裡可以享受主內的平安與喜樂,而在多年的見證,福安堂從老到幼,看見很多肢體加入教會,這些都是神的恩典。

        對於我們在今時的福安家肢體,我們的使命就是要接下傳福音的棒,與中心同心,一同服侍,一同延續這條的屬靈馬拉松。

  • 同心合意興旺福音 林健文

            今天是我們福安堂教會的會友大會,是教會在實踐神托付我們使命上,重要的一天。教會的存在是信徒活在地上,連結同為肢體,在地上作鹽作光。而每年的會友大會,就是各會友,一同見證、一同商討,一同委身,同心合意,成就主對教會的托付。

            在福安堂眾信徒,我們互為肢體,同為聖徒,肢體背後的意思,就是身體上不同的部位,有些作「口」的,就是帶領敬拜,有些作「手」的,就是作總務,還有招待,還有傳福音…,而聖徒在初期教會常常提醒,保羅稱各教會為聖徒,而彼得更吩咐說「你們要聖潔,因主是聖潔的」。每年的會友大會,就是一同印証我們的事奉和委身。而同心合意,就是一切事奉上最基本的要求。

            當主向教會會眾說︰「我們一同用信心向高處跳起時,你的反應是「為何」(why),或是同心的問說「要多高」(how high)。深信主必祝福我們福安堂在同心合意興旺福音

  • 屬靈大師畢德生Eugene Peterson (3) 林健文

        在看畢德生牧養巨著「The Contemplative Pastor」(沉思的牧師)是筆者剛在神學院畢業的頭兩者,這對筆者在牧者事奉路上有著很大幫助。畢德生第三句的名言是︰「當你要喝薯仔湯 (Tomato Soup),你不會在今天才到後園栽種薯仔。」同樣地,每個事工每個生命在培育成長都需要時間。」對於我一個急性子的人,這番話是很有提醒幫助。

        有時在教會事工上,看到在現況中感到不足,或是肢體或是群體的成長或是屬靈情況未能太好。我們容易會用一些急進的方法,甚至有點埋怨的說話。但是今天的情況結果是在半年前甚至更長時期中的一些原因,或是沒有太好的牧養而成。而三個月前的努力,不一定能在三個月後看到成果。唯有明白使徒保羅的話「忘記背後,努力面前」你想在三個月後喝薯仔湯,今天就要在後花園努力。

  • 屬靈大師畢德生Eugene Peterson (2) 林健文

            畢德生在他的巨著「The Contemplative Pastor」(沉思的牧師--直譯) 中不單寫上一章名為 Naked Noun 沒有修飾的名詞提醒一個位份是由於責任與天職的重要(請參閱8月18日的中途站)。

            在同一本書的下一章Unbusy Pastor中更大膽的提醒教會,對於衡量一位傳道同工(或是其他職事),「忙碌」不是一個好的標準。

            在香港,很多人都會說︰「實在忙得要死…」我們下意識就會認為他是一個盡責的好員工。但作者提醒,作為一個傳道人,最重要是把人牧養,說明天國的道理,和建立肢體靈命。做好這三個使命,就不需忙亂如馬大一樣。另外,他要對工業時代的提醒,「主耶和華‑‑以色列的聖者如此說:「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,得力在乎平靜安穩。」(以賽亞書30章15節)。

  • 主在我旁 林健文

           對於一些不良於行,年老在家,或是在院舍的年長會友,教會傳道同工開始會在兩個月內到他們家中探訪,並施行聖餐禮,讓這些長者可以一同守聖餐,記念主恩。

           在早一些時間,電話慰問一位長者會友,她因身體各樣痛症以致只能常臥在病床中,心情未免不會太好。我在安慰時鼓勵她祈禱依靠上主,在電話中她竟因灰心對我直接的說︰「都沒有用,我好痛啊,主耶穌都幫不到我。」我聽後當然感到難過,也經常為這位長者祈禱,求主看顧。

           過了兩星期,可以到她的家探望她,看到她在床上輾轉難安,捉著她的手,為她祈禱。可以做到的,就是下次帶些生果,滋潤她的精神。

           這次探望她,為她主領聖餐,與她女兒及一位同行姊妹,四人在唱「奇異恩典」大家都有主的祝福。她更分享在上月醫院在沒有家人陪同下要把尿喉抽掉,在恐慌中她在祈求主耶穌,而在這次,她能感到耶穌站在她身旁保護她,感謝主,我們的神是何等信實。

  • 屬靈大師 畢德生 Eugene Peterson (1) 林健文

           這位在美國馬利蘭地區牧會29年的牧者,後來成為加拿大維真神學院的教授。被當代基督徒公認為「牧者們的牧者。」他的著作,不單得著信徒的喜愛,更甚的是,很多教會牧者都能在他的著作中得著教牧事工的新亮光 (本人也是其中一位)。今天分享他一些智慧的文字。

           「一個健康的名詞是不需要形容詞。」(A healthy noun doesn't need adjectives.) 當我們聽到說「他是一個稱職的父親。」這就表明有一些父親是不稱職的。而當我們稱呼牧者說或是一個團契的團長說「他真是一個勤力的傳道人,或是一個肯聆聽別人的團長。這對傳道人或是團長這等職位中有一些傳道人不是勤力為主作工。又或是暗指一些團長是不太屬神的。這些都是不對的。但是在今天,我們常常看到人們用一個又一個的形容詞來加強一個名詞的形象,如「有愛心的傳道人」、「一個盡職的老師」,這些詞彙的出現,是因為在現今的情況,人們在職份上的不盡職而產生的後遺症。我們盼望著的是在教會上,在家庭中,人們會對他的位份盡忠,而不致出現很多的形容詞可補救人們在職位上(名詞)的不足。

  • 一個上主喜悅的敬拜 (4) 林健文

               在以賽亞書先知在第6章經歷了一場屬天的崇拜後,他在自身反省並有撒拉弗用火紅的炭為他潔淨後,他又聽到的是上主對他的呼喚︰「我可以差遣誰呢?誰肯為我們去呢?」這個信徒「經歷」上主同在後應有的回應,也是21世紀著重情感的敬拜模式後常缺乏的態度。信徒在活潑熱誠的敬拜過後,是否把這一切化為動力,來回應上主的呼召?敬拜後肢體是否增加愛靈魂的心,是否願意更委身,成為一個傳福音,或是一個祈禱的勇士?

               在21世紀的教會,要「做好」一場敬拜,評估的準則不是在場多少人同心叫「哈利路亞」或是有多人熱淚盈眶。而是有多少人願意加入傳福音的隊伍,或是每主日參加一個較枯燥及娛樂性不強的祈禱會大隊中。

  • 一個上主喜悅的敬拜 (3) 林健文

        在中世紀時,教會著重的敬拜是心志上追求盡心盡性的榮耀神,並刻意把情感收藏;當中詩歌都是清唱(就是Acappella的起源),也同時創造了很多有名的安魂曲,這些取向,就是高舉人心志的委身與抑壓情感的流放。在中世紀的教會中,很多人認為釋放情感就是等同放縱情慾的表現。

        但這是在聖經上對敬拜的描述嗎?角號、鈴鼓、十絃琴…等,在舊約中,你可找到很多樂器來幫助神的子民敬拜。

    在以賽亞書,當先知經歷了屬天的敬拜,先知最能感受的竟是自已與猶太社群的不潔,這就如一個穿了「二手」的禮服參加了一個最豪華的禮宴。你能感受就是神的聖潔和人自身上各樣的瑕疵。

        在21世紀的敬拜中,也如前人容易跌進兩個不同的陷阱,下星期再續。

  • 戴德生 名言 林健文

           今天因篇幅有限,留下二條由戴德生宣教士的名言︰

    假使我有千鎊英金,中國可以全數支取,假使我有千條性命,

    決不留下一條不給中國,不! 不是中國,乃是基督。

           我們需要的並非偉大的信心,而是信靠一位偉大的神。

           我們有可能為上帝做太多嗎?上帝的工作如果照上帝的吩咐去做,絕對不會缺少上帝的供應。上帝一定會供應我們一切所需要的。

  • 一個神所喜悅的敬拜 (2) 林健文

     

           以賽亞先知在6章2節看到天上的靈體撒拉弗侍立,並看見天上聖殿的榮美,以賽亞先知內心充滿了神的敬畏。

           若你關心身邊的事物,若你天天在新聞中看到世界的動盪,我盼望著你,能在每星期的敬拜中,用屬靈的眼目,也能窺探到天上的榮美。也盼著這屬天的境象能使你心情平靜。如一首經典詩歌「我心靈得安寧」(All is well with my soul)。這就是「當烏西亞崩」時神給先知最好的回應。無論世事如何,一切在主聖殿中都是平靜安穩。就在那時,以賽亞先知聽見主的宣告「聖哉、聖哉、聖哉」。

           記得我在証道時說「聖哉,就是等同聖潔」兩者是同一個字的兩譯。而「聖潔」就是神對以色列民的宣召「你們要聖潔,因為我是聖潔的」(彼得前書1章16節)。這本意就是呼召以色列民在萬民中分別出來,更是分別為聖。

           弟兄姊妹們,你是否明白,在每星期主日神從萬民中召我們出來,回到教會中,與眾肢體專心敬拜神。

  • 一個神所喜悅的敬拜 林健文

           在上週的聖餐主日中,筆者在講台上分享以賽亞書6章1-10節,藉以思想「一個神所喜悅的敬拜」應具備甚麼態度。

           1.「當烏西雅王崩的那年」敬拜是在生命中任何時間,更是在困難多變中認定上主是你唯一當敬拜的對象,「洪水泛濫之時,耶和華坐著為王;耶和華坐著為王,直到永遠。」詩29篇10節。

           在香港最動盪不安的時間,你是否定睛仰賴耶穌。這是敬拜最基本的態度,就是謙卑敬畏上主。

           2. 以賽亞先知看見了天上的聖殿,看見了神的榮光,更看見撒拉弗侍候在聖殿。在每次主日的敬拜,你是否不單看見自己身在青衣或是美孚的福安堂,更是用屬靈的眼目看見自己與千千萬萬的信徒,在天上的聖殿與天使一同高唱讚美上主。

           我不能保証在你每次的敬拜中,你能感受自己與「神的天使天軍」一同敬拜,但我可以說,若你每次敬拜,只是匆匆忙忙地走到會堂,或是帶著疲倦的身體,或是仍帶著很多重擔,要在崇拜中一心二用,你怕是不能得著在天上敬拜的喜樂。當然,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。 (下星期續)

  • 長者與祈禱 林健文

           大家都知道,在剛過的星期日,是播道會135週年佈道會。有接近200多位肢體一同努力事奉。各人同心合意的傳揚福音。但是當中,最不顯眼的23人,是在恩福堂5樓的一個房間中,在佈道會全程,在同心合意的為佈道會祈禱。成為這場屬靈的福音工作中,最重要的屬靈爭戰的力量。(當中包括我們福安堂2位長者。)

           長者是一群身體較青年時比較軟弱的一群,但是因著各人都在退休階段,也是最能騰出時間的祈禱勇士。

           祈禱的重要在聖經中比比皆是;在出埃及記17章,摩西、亞倫和戶珥在山上祈禱,比在前方爭戰的約書亞更為重要,因為「摩西何時舉手,以色列就得勝;何時垂手,亞瑪力就得勝。」

           在雅各書鼓勵各人代求祈禱說「以利亞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,他懇切禱告,求不要下雨,雨就三年零六個月不下在地上。」(雅各書5章17節。

           當我們看見何志滌牧師夫婦在帶領人信主時,我們是看見在5樓祈禱者的祝福。

           而在這次5樓祈禱室中祈禱的勇士,大部分是長者,最年長的一位93嵗,是你我都認識的一位好姊妹,她每天5時就為福安家祈禱。

  • 探訪長者 (2) 林健文

           在長者探訪中,一般情況下長者們都是很喜悅有義工或是肢體關心他們。但在談話的內容中,我們是否能在福音真正的盼望帶給他們呢?

           很多長者都訴說他們身體的不濟。當然,我們必須「無奈地」承認,他們的健康都只會往下走,我常說的一句話︰「在嵗數上,你明天不會比今天小,而身體的機能也不會比昨天好,若我天真的鼓勵你參加中心的馬拉松訓練班,是不設實際的空想。」但同時間,走完「半馬」甚至「全馬」不是人唯一的崇高理想;在我們的世界,如學書法,學一些年青時沒有學過的興趣班,想來都是美事。如學國畫,學「芬蘭木棋」都是不錯的事。退休,不代表一個人沒有用,乃是他可以放心不需再辛勞工作,養家活兒,並且可以做多些喜歡的事。

           另外,若他們是基督徒,我就會對他們表示一個屬靈重要真理,就是代禱的權柄,這個重要的題目,我們下次再談。

  • 探訪長者 林健文

           近日,探訪了兩位長者,一位在家,一位在醫院,兩位都是九十多嵗,兩位的身體都不太好。

           在探訪的過程中,他們都很高興我們到訪。他們因為他們的身體有很多病痛,限制了他們很多的活動。一位進出醫院,在家也只大多卧在床上,另一位因身體功能不好,只能抽喉進食奶類健康流質食物,常常抱怨喉管使她不太舒服,也不自覺要把喉管拔掉。因此醫院只好把不得意她兩手綁在床邊。她心裡絕不好受,常問她沒有犯錯,為何要這樣對她。另一位長者常卧在床上,生命好像只能跟時間慢慢渡過。

           在長者的事工中,我真的聽過一些長者情願快些解脫,有些好像生無可戀。 作為一個福音的傳道者,我也為她們祈禱,特別是要設身處地,嘗試用他們的處境向神祈禱。他們在這些當中如何經歷「有福的佳音」。

           神的感動,叫我深信神愛世人,衪必然看顧,比起將來的榮耀,現在所經歷的都是「至暫至輕」。(林後4.17)

           另外在苦痛中,神的恩典仍是夠我們的。在他們的處景中,他們更會珍惜一切的美好;有一位長者,她的孫兒帶著女朋友來看她,能叫她心裡充滿喜樂。而我問她喜歡甚麼水果,並承諾在下次帶她兩個橙,也能叫她心裡一陣清甜。  (下次再續)

  • 九個屬靈成長向導 (六至九項) 林健文

           還記得我曾在講檯分享北宣的九個屬靈成長導向嗎?在未來的講道主題中,我們會藉此一同聆聽主的教導,現延續上星期刊出六至九項,請大家一同努力,在真道上作大丈夫,並能得著主所賜豐盛生命,更能榮神益人,成為黑暗世代的鹽與光。

           --穩定參與金錢奉獻(最基本每月十份一奉獻):操練十分一及信心的奉獻,把自己獻給主,再把自己所擁有的獻上。

           --有美好生活見證及願意傳福音(最基本一年內向二人佈道或經常派單張):分享信仰是活潑靈命的自然表現,因此要留意,挑旺自己傳福音心志。

           --個人獨立追求成長(一年最少看二本屬靈書籍或聽錄音CD):不單接受別人供應,更會主動地追求,愛慕成長。

           --穩定關心差傳:明白參與海外宣教是神對每一個屬神的人的心意,穩定地以不同的途徑關心差傳。

           求主讓我們在以上的靈命指標有美好成長,讓我們彼此勉勵,一起開往靈命的水深之處。

  • 九個屬靈成長向導 (頭五項) 林健文

           還記得我曾在講檯分享北宣的九個屬靈成長導向嗎?在未來的講道主題中,我們會藉此一同聆聽主的教導,因篇幅有限,現先刊出頭五項,下星期績。

    --穩定個人靈修生活︰我們便需要每天藉著讀經、祈禱,保持及更新與神的關係。(最好一星期五次)

    --穩定出席崇拜:每主日敬拜主,不斷確認唯有耶和華是神,我們單以基督為主。

    --穩定參與團契或小組生活:按聖經教導,不停止與聖徒交往團契,實踐相愛互建的生活。

    --穩定參與主日學學習或教導工作:信徒一起努力、紀律自己、從年幼到年長,不斷地在聖經真理上進深認識。

    --有1-2個事奉崗位或接受事奉培訓:我們不願意「只想領受」、「作客」的心態攔阻我們的成長,「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,彼此服事,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。